发布:2025-05-07 08:19:55 关注:461次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成立于2019年2月28日,是新时代杭州市和浙江大学全面深化市校合作共建的重大创新平台,位于杭州市萧山区。
科创中心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发展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聚焦物质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的会聚融通,以打造世界一流水平,引领未来发展的全球顶尖科技创新中心为总体目标,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强化集成电路、合成生物、先进材料、仪器装备等四大生态圈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年来,科创中心依托研究院、创新工坊在内的20个创新平台,系统搭建了“3全国重点实验室+1省技术创新中心+1省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省级研究院+9省重点实验室(5个待完善)+3省工程研究中心+3省国际联合实验室+1省国际合作基地”创新体系。
科创中心先后获批浙江省和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荣获浙江省“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萧山区“星级博士后工作站”等荣誉称号;建站以来累计入选博新计划4人、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引进项目1人、特别资助5人、面上资助70人,获批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38项;已招收海内外优秀博士后350余人,成为未来独立青年pi、技术转化人才的重要来源和高端人才的蓄水池。
在这里,博士后是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生力量。科创中心致力于打通前沿科学研究、颠覆性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全链条,开启新一代科研工作者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促进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完善开放的产学研生态、先进一流的科研设施、充足的经费保障和优厚的薪酬待遇……科创中心搭建了广阔的创新平台高地,共享浙江大学顶尖学术生态,集合地方产业转化力量,为每一颗种在科创中心的科研梦想种子提供茁壮成长的沃土。我们期待与您携手,共筑未来!
本次博士后专场招聘,汇聚科创中心14个内设科研机构联合发布的130+岗位,众多岗位“职”等你来!
一、招聘岗位
内设科研机构 | 研究室/所 | 合作导师/团队 | 研究方向 | 岗位要求(所需专业) | 岗位需求数量 | 联系邮箱 |
极端光学技术与仪器研究院(极端光学技术与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 | 刘旭/匡翠方 | 超高精度光学检测方向,主要包括像质检测、位置检测、缺陷检测等 | 光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精密仪器、光机电 、机电一体化等 | 1 | gexiaojia-hic@zju.edu.cn | |
先进光电子器件,主要包括软x射线光源、点衍射光源、光频梳、片上调控器件、软x射线探测器等 | 光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精密仪器、光机电 、机电一体化等 | 1 | gexiaojia-hic@zju.edu.cn | |||
光学设计与仿真,光学测试、加工与装校,主要包括光学薄膜制备、精密光机结构设计与装校、激光直写等 | 光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精密仪器、光机电 、机电一体化等 | 1 | gexiaojia-hic@zju.edu.cn | |||
皮米光子学,主要包括纳米/皮米精度干涉检测、量子超分辨 | 光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精密仪器、光机电 、机电一体化等 | 1 | gexiaojia-hic@zju.edu.cn | |||
信息与功能材料研究院(硅及先进半导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 | 余学功 | 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温冶金、硅酸盐物理化学 | 掌握玻璃、陶瓷等材料的制备、改性、加工、表征等技术 | 2 | qiyu10@zju.edu.cn | |
工程热物理方向:体材料生长热质输运过程的数值仿真模拟 | 材料、化学、物理等专业 | 1 | qiyu10@zju.edu.cn | |||
光学工程方向:体材料缺陷的光学检测技术以及光学仿真或光学测试平台搭建等领域 | 材料、化学、光学、物理等专业 | 1 | qiyu10@zju.edu.cn | |||
玻璃中气泡的形成、演化过程及其去除工艺和机理的研究 | 1.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相关专业; 2.具备玻璃、陶瓷等材料的烧结过程及其机理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 3.熟悉玻璃中气泡的形成及去除机理,具备相关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优先。 | 2 | qiyu10@zju.edu.cn | |||
流体力学模拟、多相传递强化与反应器结构优化的研究 | 1.化学工程、流体力学、计算力学等相关专业; 2.精通至少一种cfd软(comsol/ansysfluent/openfoam)及后处理工具(tecplot/paraview); 3.熟悉微尺度流动理论(如dean涡、扩散主导混合机制),有颗粒两相流(dpm/vof模型)或反应流模拟经验。 | 1 | qiyu10@zju.edu.cn | |||
余林蔚 | 微纳材料方向:半导体纳米结构、气体分离和提纯、材料物性表征及结构分析、电子电路设计 | 材料、电子信息、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 | 1 | qiyu10@zju.edu.cn | ||
量子信息方向:微纳结构制备、硅基量子信息理论和模型、自旋相关寿命检测 | 材料、电子信息、物理、化学、微电子等相关专业 | 1 | qiyu10@zju.edu.cn | |||
晶体生长方向:薄膜淀积、气氛外延、晶体生长模拟及相关理论计算 | 材料、电子信息、物理、化学、微电子等相关专业 | 1 | qiyu10@zju.edu.cn | |||
陈红征 | 有机光伏材料与器件方向 | 材料学、化学、物理、半导体、微电子等 | 2 | qiyu10@zju.edu.cn | ||
先进半导体研究院 | 功率芯片研究室 | 吴赞 | 高功率密度电力电子封装方向 | 电力电子、工程热物理交叉等相关专业 | 1 | wuzan@zju.edu.cn |
半导体材料研究室 | 王蓉 | 碳化硅外延薄膜的制备及应用: (1)碳化硅薄膜的同质外延和表征测试; (2)碳化硅薄膜的高效掺杂及缺陷控制; (3)碳化硅外延薄膜的生长动力学研究,以及热场仿真和流场仿真; (4)基于碳化硅同质外延薄膜的新颖电子、光学器件研究等。 金刚石薄膜制备与应用: (1)碳化硅基金刚石外延; (2)金刚石单晶和多晶制备,及其电、热性能表征; (3)金刚石的掺杂与缺陷研究。 | 物理、材料、微电子、光电等 | 2 | rong_wang@zju.edu.cn | |
邓天琪 | 半导体材料/器件的计算材料学研究: 1. 半导体材料中的载流子输运与捕获过程 2. 半导体材料与界面的热输运 3. 电子-声子-杂质缺陷相互作用为主导的其他物理现象 | 物理、材料、化学、机械、微电子等 | 1 | dengtq@zju.edu.cn | ||
韩学峰 | 1.碳化硅生长过程中热场,电磁场,流场以及化学反应的模拟计算 2. 碳化硅外延生长过程中流场、热场,外延生长速率及化学反应的模拟计算 3.大尺寸单晶硅生长过程中传热传质以及化学反应的模拟计算 | 物理、材料、化学、机械等 | 1 | xuefenghan@zju.edu.cn | ||
宋立辉 | 1.碳化硅光电器件制备和表征 2. 碳化硅功率芯片及其基础材料的辐照效应研究 | 物理、材料等 | 2 | songlihui@zju.edu.cn | ||
卢伟群 | 碳化硅单晶生长与器件研制: 1. 半导体单晶生长工艺开发 2. 半导体单晶生长设备设计与开发 3. 半导体单晶缺陷与杂质的研究 | 材料、物理、化学、机械、微电子等 | 1 | luwq2022@gmail.com | ||
黄渊超 | 1.半导体材料单晶生长工艺开发 2. 半导体材料缺陷与杂质研究 | 物理、材料、化学、机械、微电子等 | 1 | huangyuanchao@zju.edu.cn | ||
徐嶺茂 | 半导体材料晶体生长/缺陷研究: 1. 半导体材料单晶生长工艺开发 2. 半导体材料缺陷与杂质研究 3.石墨表面热防护涂层研究 | 物理、材料、化学、机械、微电子等 | 2 | xulingmao@zju.edu.cn | ||
李强 | 1.碳化硅、金刚石等半导体材料的量子信息应用研究 2. 碳化硅色心的可控制备与自旋相干调控; 3. 基于碳化硅色心的量子精密测量、量子信息处理等 4. 室温和低温通用型光探测磁共振谱仪研制 | 物理学、光学与光学工程、材料、光电、仪器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自动化等 | 2 | qianglee92@zju.edu.cn | ||
金竹 | 1.半导体氧化镓材料的缺陷研究,理论计算 2. 半导体氧化镓材料的同质外延生长 3. 半导体氧化镓材料的掺杂的理论计算 4. 半导体的力学性能研究 | 物理、材料、化学、机械、微电子等 | 1 | jinzhuu@zju.edu.cn | ||
封装测试研究室 | 吴新科 | 1.高效高密度变换器设计与控制 2. 磁元件建模与设计、emi抑制 3. 宽禁带功率器件测试及应用 4. 宽禁带模块封装与集成 | 电气/电子工程、自动化、新能源等 | 2 | wuxinke@zju.edu.cn | |
陈烨楠 | 高性能电力电子电路、系统、控制及其在新能源、通信、高性能计算、交通、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 | 电气/电子工程、自动化、新能源等 | 1 | yenanc@zju.edu.cn | ||
张欣 | 新能源供配电系统的失稳防治问题、人工智能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宽禁带半导体器件智能封装和应用 | 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 | 1 | 1753560929@qq.com | ||
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 | 合成生物学研究所 | 王宝俊 | 1.合成生物学使能技术与调控工具开发 2. 基因元器件的挖掘、改造、模块化及正交化设计 3. 基因线路设计 4. 生物传感与智能生物诊疗应用 5. 生物计算与生物制造应用 | 合成生物学、生物工程、生命科学、生物信息、计算生物学、自动化等 | 2 | baojun.wang@zju.edu.cn |
姚远 | 基因编辑、蛋白设计、生物材料、合成生物学 | 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生物材料、分子生物学等 | 3 | yyao1@zju.edu.cn | ||
郎绪业 | 微生物代谢工程、基因调控、合成生物学 | 微生物、代谢工程、生物技术等 | 3 | xuyelang@zju.edu.cn | ||
连佳长 | 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蛋白质工程 | 生物化工、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微生物、化学工程与技术等 | 3 | jzlian@zju.edu.cn | ||
刘夏 | 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前沿交叉课题,利用单细胞测序,质谱流式,crispr screen等技术开发应用于实体瘤免疫治疗的新方案 | 熟悉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克隆、western、q-pcr, 细胞培养、细胞转染、细胞感染技术、dna/rna/蛋白的提取、荧光定量pcr技术或流式等相关技术 | 2 | liuxia1846@gmail.com | ||
分子智造研究所 | 宣军 | 1.导向天然产物合成的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 2. 小分子药物合成与修饰 3. 活性天然产物合成;有机合成研究背景 | 有机化学等 | 2 | xuanjun2021@zju.edu.cn | |
李承喜 | 搭建自动化装置以及自动化学合成;有多肽合成与修饰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 | 机化学、化学工程、化学生物学等 | 2 | cxli@zju.edu.cn | ||
锁显 | 1.功能化材料合成 2. 高纯电子化学品制造 3. 数据驱动的分离材料制备与评测(结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高通量实验,建设数据驱动的分离材料高通量设计与筛选平台) | 化工、化学、材料、高分子等 | 3 | xiansuo@zju.edu.cn | ||
洪小东 | 1.过程建模、数字孪生方向:具备化工流程模拟和优化研究经历,熟练使用aspen plus、python、gams或matlab等工具 2. 低碳过程和能源系统设计: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相关专业,熟悉技术-经济分析、生命周期分析、数学建模优化等研究方法 3. 人工智能驱动的分子设计: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相关专业背景,有基于人工智能的分子设计的相关研究经历者优先 | 化学、高分子、化学工程、计算机 | 3 | hongxiaodong@zju.edu.cn | ||
ai交叉中心 | 张强 | 1.熟悉一种或者几种常见的深度学习模型,包括图神经网络,预训练模型,知识图谱,小样本学习,生成模型,强化学习等 2. 有兴趣从事人工智能在计算化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应用 |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电子信息、生物信息学、计算化学等 | 4 | qiang.zhang.cs@zju.edu.cn | |
丁科炎 | 计算机视觉、生成模型、大语言模型、ai for science (蛋白质与分子) | 计算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生物信息学等 | 2 | dingkeyan@zju.edu.cn | ||
未来科学研究院 | 未来电子学工坊 | 金潮渊 | 1.硅基半导体激光器和硅光集成芯片; 2.半导体微腔激光器和腔量子电动力学; 3.集成量子光源和量子芯片。 | 光电子、微电子、物理、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微纳光学、光通讯、电子电路 | 3 | jincy@zju.edu.cn |
智能医药创新工坊 | 李欣然 | 溶酶体病生理学,膜生物学,药物筛选与合成 | 细胞生物学,药学,合成化学 | 1 | xinranli@zju.edu.cn | |
先进微纳储能工坊 | 张兵 | 电催化,高熵合金,塑料升级利用,电合成 | 化学、材料、化工等 | 2 | bzhang219@zju.edu.cn | |
生物有机自组装工坊 | 王端超 | 生物质材料化学、碳材料、石墨烯相关材料 | 材料、化学、环境 | 2 | dcwang@zju.edu.cn | |
原子精度制造创新工坊 | 党超群 | 1.材料科学:原子尺度表征(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原位电镜、原子力显微镜); 2.微纳米力学:晶体材料微纳米力学性能与变形机理; 3.理论与计算材料学:晶体材料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4.原子级制造:原子级表面加工机理研究 5.增材制造:材料/结构设计与表征 | 材料、机械、力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 5 | cqdang@zju.edu.cn | |
杨琛 | 1.原子精度制造在线测量技术与装备:参与原子精度制造装备的研究与样机研制; 2.半导体器件前道测量的高通量原子力显微技术:参与高速高分辨扫描探针测量仪器的研究与应用 | 1.精密机电一体化装备设计、运动控制和高速信号处理相关经验 2.有labview编程基础,具备相关经验 | 5 | yangchen_apmm@zju.edu.cn | ||
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 | 功能复合材料创新工坊 | 杨辉 | 陶瓷材料、涂层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 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应用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的博士 | 4 | yixuan_721@zju.edu.cn |
光电自主感知通信创新工坊 | 魏凯 | 高速液晶材料、器件(铁电液晶等),硅基相控阵(理论基础要求高) | 材料学、物理学、光学 | 2 | mengleixin@zju.edu.cn | |
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创新工坊 | 杨坤 | 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材料;土壤污染防治功能材料土壤防治技术和智能装备开发 | 环境、土壤、材料、化学、机械及其自动化等 | 1 | chenlu1101@zju.edu.cn | |
传化集团创新研究院 | 金属有机催化、有机合成,橡胶合成与加工 | 化学、高分子、化工、有机化学、材料等 | 1 | candicezhou@zju.edu.cn | ||
聚合反应工程、烯烃聚合工程、高分子化学 | 化学、高分子、化工、有机化学、材料等 | 1 | candicezhou@zju.edu.cn | |||
高分子材料制备和开发、高分子材料后加工及应用 | 化学、高分子、化工、有机化学、材料等 | 1 | candicezhou@zju.edu.cn | |||
(高分子)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及其应用、材料界面理论、材料复合及结构设计优化、材料强韧化机制研究 | 化学、高分子、化工、有机化学、材料等 | 1 | candicezhou@zju.edu.cn | |||
高性能(纤维、陶瓷)材料制备及其应用(纤维及陶瓷强韧化机理、超高硬度陶瓷合成制备、防弹陶瓷、复合防护结构陶瓷断裂力学仿真) | 化学、高分子、化工、有机化学、材料等 | 1 | candicezhou@zju.edu.cn | |||
舜宇创新研究院 | 数学优化算法开发,优化求解器开发及系统优化研究 | 计算数学、应用数学、统计学等专业 | 1 | allisonyu@zju.edu.cn | ||
针对具体业务场景痛点的ai算法研究 |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应用数学等专业 | 1 | allisonyu@zju.edu.cn | |||
硅基光电子研究方向 | 电子工程、光学工程、物理、微电子、信号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等 | 1 | allisonyu@zju.edu.cn | |||
液晶全息光学研究方向,包括液晶薄膜、有机材料、光学计算等 | 光学、物理学等相关专业 | 1 | allisonyu@zju.edu.cn | |||
人形机器人创新研究院 | 王宏涛 | 1.机器人激光slam开发:开发室内/外未知环境下,三维地图构建、路径规划、自动避障,自主导航、目标识别等算法; 2. 机器人视觉感知算法:负责机器人单目或多目视觉感知算法的开发 3. 机器人控制算法:负责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算法的开发、调试和测试 | 机器人,自动控制,机械电子工程,信息/通信技术,计算机,人工智能,智能驾驶 | 5 | likq@zju.edu.cn | |
生物微纳感知创新工坊 | 应义斌 | 农业传感器与机器人 | 农业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仪器科学、生物系统工程、机器人科学等 | 2 | ybying@zju.edu.cn | |
平建峰 | 农业传感器与数据分析 | 农业工程、电子信息、微纳传感器、信号处理、嵌入式开发、多模态融合算法、微型控制系统、物联网等 | 2 | jfping@zju.edu.cn | ||
徐李舟 | 生物传感、生物芯片、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检测、细胞传感、外泌体分析、微流控技术、cripsr检测、生物信息学、多组学分析、可穿戴传感技术、柔性传感 | 具有分析化学、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微纳传感、纳米技术、细胞生物学等相关专业 | 2 | lzxu@zju.edu.cn | ||
王一娴 | 基于生物纳米探针的植物病害胁迫信号分子时空感知研究、基于红外二段荧光技术的时空感知方法研究、基于嗅觉可视化技术的原位实时感知方法研究 | 具有分析化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有镧系纳米材料、水凝胶、红外二段荧光材料、可穿戴感知设备、微流控研究经验的优先考虑 | 2 | yixianwang@zju.edu.cn | ||
吴坚 | 新型核酸分析技术研究 | 核酸扩增分析、等温扩增、基因编辑、微流控技术以及生物传感等 | 2 | wujian69@zju.edu.cn | ||
潘宇祥 | 可穿戴农业传感器、柔性多模感知器件、植入式生物电子 | 农业传感器、人工智能、柔性电子、分析化学、材料科学、电子信息等专业背景 | 1 | panyuxiang@zju.edu.cn | ||
傅棋琪 | 柔性传感、可穿戴传感、电子皮肤 | 柔性电子、电子信息、通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材料、化学、机械、光学、仪器仪表等相关专业,致力于柔性感知方向并长期开展柔性传感研究;从事过交叉学科研究,有射频天线背景,或激光加工微结构背景优先考虑。 | 2 | qiqi_fu@zju.edu.cn | ||
彭晨 | 面向产业应用的农业机器人研究,主要包括农业场景下的移动机器人、机械手臂的规划和控制,人机协作系统,多机的联合调度和轨迹规划,野地机器人的鲁棒控制 | 具有机器人工程,机械工程,机电控制,运筹规划,或者强化学习等相关学科背景 | 1 | chen.peng@zju.edu.cn | ||
费铮豪 | 农业机器人(包括但不限于快速水果采摘、农业环境自动驾驶等) | 要求具有一定的机器人学或相关(人工智能、控制、机械)经验。 具有农业工程、计算机科学、机械、电气、控制与自动化、机器人等相关学科背景者优先 | 1 | zfei@zju.edu.cn | ||
吴翠 | 生物微纳感知技术与系统研发(包括但不限于微流控技术、生物传感、poct、基因编辑、光电检测等) | 光电工程、农业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微流控技术、自动化等相关学科背景,具有光学检测系统研发、微流控芯片设计、生物传感检测相关经验者优先 | 1 | cuiwu@zju.edu.cn | ||
高海明 | 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同时定位与建图,环境感知与建模、场景理解以及多模态信息融合 | 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等专业 | 1 | ghm@zju.edu.cn | ||
超分子新物质创制创新工坊 | 黄飞鹤 | 胶黏剂与密封胶相关领域的研究 | 化学化工、高分子、材料学等 | 4 | kairui.jiang@zju.edu.cn | |
新型电磁结构创新工坊 | 武英杰 | 微纳光学、极化激元、超材料、二维材料 | 凝聚态物理、光学工程、材料等 | 2 | yingjie.wu@zju.edu.cn | |
高峰 | 微纳传感器、微纳声学器件(fbar/saw等)、射频滤波器、mems、无线无源传感、芯片设计、超声tof测量技术 | 微电子、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仪器科学、物理、机械等 | 3 | gao.feng@zju.edu.cn | ||
前沿生物技术实验室 | 毕稳稳 | 蛋白质工程及新药研发。团队主要致力于重大传染病多肽、蛋白药物及疫苗研发、全新结构蛋白药物设计、药物递送等相关研究 | 病毒学、免疫学、药物药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结构生物学等 | 2 | biwenwen@zju.edu.cn huiemma@zju.edu.cn | |
新质生产力与创新战略研究院 | 李飞 | 科技情报分析、知识产权管理、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体系、区域产业规划与行业咨询 | 经济、管理等专业,兼具理工科教育背景优先考虑 | 2 | lifei@zju.edu.cn |
二、招募条件
(1)近三年内获得博士学位,身心健康,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具有相关学科背景、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独立科研工作能力;
(3)能够全职从事博士后工作,无博士后退站经历。
三、我们为您提供
(1)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年薪一般40万元+,含享受地方政府免税人才补助);应届博士毕业生,符合条件者可额外享受人才补贴;
(2)提供专项科研经费支持;对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和省级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的,分别给予相应配套资助和奖励;对生源优秀或取得标志成果的博士后,给予额外奖励(相关奖励可叠加);
(3)符合条件的,可申报博士后海外引才专项,享受三年生活补助和安家费相关政策;
(4)表现优秀、业绩突出者,如符合相应要求,可优先推荐申请科创中心青年人才、技术研发、产业人才等岗位;
(5)在站期间,符合条件者可申报科创中心相关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出站优秀者入职科创中心的可认定副研究员职称,并可获得地方政府80万元安家补助;
(6)出站后留杭或萧山工作的,可申请杭州市d类人才,享受萧山区政府相应人才政策;
(7)协助解决子女教育入学、办理落户、政府人才配套用房申请、人才项目申报、人才认定等;
(8)提供一流的科研条件和博士后俱乐部等交流平台,享受园区一站式保障服务,如食堂、健身房、体育馆等。
四、应聘方式
符合条件且意向申请人员,请将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绩、承担科研项目情况、发表文章目录、专利及获奖情况等)整合为单一pdf文档,以「姓名+科研机构+学科方向+岗位+高校人才网命名发送至各团队联系邮箱或中心邮箱:hr-hic@zju.edu.cn。【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
程老师:0571-82491972
邮箱:hr-hic@zju.edu.cn
官网:https://hic.zju.edu.cn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建设三路733号(信息港园区)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淀人才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海淀人才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海淀人才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其他教职工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