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张爱华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博士后合作导师
张爱华教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病内科主任,大内科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院管理协会血液净化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肾脏康复专业委员常委、北京康复医学会肾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老年肾脏病联盟主席。
从事肾脏病临床诊疗近30年,对疑难危重肾脏病患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效救治了大量肾脏病患者。带领课题组系统研究了蛋白活性多肽(尾加压素ⅱ和肌肉细胞因子irisin)在肾脏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和机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承担了5项国家自然基金委课题和1项北京市教委北京市自然基金联合重点项目。2019年9月与国家自然基金委联合举办蛋白活性多肽基础与临床高峰论坛。在中文核心期刊及国际肾脏病专业期刊kidney disease,atherosclerosis,cell death & disease等发表中英文论文100余篇。
曾培养多名研究生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北京大学创新奖;所培养博士后顺利出站,在站期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青年基金资助。
二、课题组介绍
肾病内科成立1989年,年门诊量4万人次,年出院患者1000余人。血液净化中心有血透机41台,科室熟练开展肾活检及肾脏病理诊断;进行多种血液净化方式,特殊临床检验(肾脏疾病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完备的血管通路建立(中心静脉插管;动静脉内瘘手术);并开展了特色诊疗(甲状旁腺腺瘤射频消融;容量及身体成分测量;肾病营养及认知功能评估)。
经过全科人员30余年努力,肾病内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有了长足发展。张爱华教授课题组致力于肾脏病及其并发症(营养不良,血管钙化,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6项,北京市教委北自然联合重点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多篇,单篇sci论著最高影响因子9.6,lancet neurology letter1篇。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新型蛋白活性多肽及巨噬细胞在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2.新型蛋白活性多肽及慢性肾脏病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及机制;
3.肾脏衰老的发病机制及老年肾脏病。
三、招聘方向及要求
【招聘方向】
肾脏病及其并发症(营养不良和心血管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研究。
【要求】
1.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团队合作精神;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学术作风端正、严谨;
2.国内外高水平高校或高水平研究机构毕业取得博士学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著至少1篇,具有强烈的科研兴趣,较强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3.肾脏病专业博士学位或科学博士学位,病理生理学或代谢疾病博士学位均可。
四、岗位待遇
1.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资,足额缴纳五险一金,享受工作补贴、伙食补贴、带薪年假、产假等全方位福利;
2.根据博士后在站期间科研业绩表现,享受科研业绩奖励,项目奖励等;
3.在站期间提供博士后公寓或租房补贴,以及协助解决子女上学事宜等;
4.依据政策协助解决北京落户;
5.享受我院职工工会节日福利;
6.优秀博士后出站后可优先聘用为我院在编职工,留院博士后配偶及子女户口随迁。
五、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
即日起接受报名,课题组常年招聘。
【报名方式】
应聘者请发送以下材料至课题组邮箱zhangaihua0982@sina.com,邮件标题请按“博士后+姓名+专业+授予学位的单位+手机号”格式填写;
1.个人简历;
2.博士期间研究内容摘要;
3.发表(含录用)论文及授权专利清单;
4.曾参加或承担的主要科研工作简介、成果业绩。
【课题组联系人】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方式:zhangaihua0982@sina.com
六、入站基本流程
1.应聘者向合作导师课题组发邮件报名。
2.课题组收到简历后,与应聘者沟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将简历推荐至人力资源处。
3.人力资源处根据推荐简历进行条件初审。
4.通过初审的简历,由课题组入站考核,提交考核纸质材料。
5.人力资源处根据考核材料,对接应聘者本人,汇总入站材料,提交博管会审批入站。
七、人力资源处联系方式
联系人:班老师,贺老师
联系电话:010-83923057,010-83923055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3rarljtlmtj5ddas6bqfiw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资讯请关注:
【高才博士后】网站→https://boshihou.gaoxiaojob.com
【高才博士后】微信公众号→微信号:bsh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