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介绍
研究领域包括“流体与颗粒材料计算力学”和“海洋工程防灾减灾”,研究聚焦颗粒物质基础理论和水沙灾害数字防灾研究,综合运用多尺度力学、精密物理测量、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手段,探索颗粒-流体非线性耦合体系本质物理规律,开发海洋灾害数值模拟与数字孪生技术,服务水利与海洋工程防灾减灾国家需求。
二、合作导师
景路,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助理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获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深圳鹏城孔雀计划(b类)等荣誉。2017年在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博士学位,2018-2022年在美国西北大学流体与颗粒材料非线性动力学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22年7月入职清华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颗粒流与泥沙运动、海洋防灾数字化。现任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专委会成员,美国物理学会流体力学分会、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主持或参与国内外基础研究项目近10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包括多篇自然指数期刊及领域顶刊。
导师主页:https://www.sigs.tsinghua.edu.cn/jl/
课题组微信公众号:granularmatter
三、拟从事研究内容或研究计划
1.多尺度计算力学:颗粒材料、颗粒-流体耦合算法、无网格法(sph/mpm)、人工智能流体力学
2.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水沙两相流理论、海洋气象-水文-地质灾害模拟与智能预报
四、福利待遇:
学校和深圳市将为博士后人员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根据资历和个人学术情况,年薪33万元以上,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深圳市财政生活补贴18万元/年(免税,2年,具体发放以深圳市最新政策为准);
2.清华大学博士后基本工资12万元/年,本人和配偶无房且未享受公租房的可享受2800元/月的租房补贴(以学校最新政策为准);
3.学校提供两年共计2万元的科研补助支持博士后开展各类科助和学术活动;
4.按照相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申请深圳户口;
5.出站后留深工作的,符合条件者可申请30万元的留深科研资助(以深圳市最新政策为准);
6.在站期间可按照相关规定,申请国家、省、市类科研项目等;
7.课题组每月科研补助。
五、任职要求:
1.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限一般不超过3年;
2.具有岩土/地质、河流/海岸动力学、流体/颗粒材料力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等学科或专业背景;
3.能独立开展“拟从事研究”中的一项或多项研究,有较强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六、应聘材料:
1.个人简历(cv,包括完整履历和学术成果列表等);
2.研究计划和预期目标;
3.应聘材料中英文均可(须统一)。
请将上述材料发至lujing@sz.tsinghua.edu.cn邮箱,邮件发送以“清华博士后申请+本人姓名+毕业院校+今日招聘网jrzp.com”为标题。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talent.sigs.tsinghua.edu.cn/#/positiondetail?id=380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资讯请关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众号(微信号:bshjob)。
附件/来源打开异常提示
附件下载异常:因平台url协议兼容性原因,公告正文附件材料可能存在无法下载情况,届时您可复制附件链接并新建页面打开查看。
来源链接打开异常:若文中“来源链接xxx”无法正常打开,属内容来源网站异常情况,本平台无法监控处理,如有需求,可持续关注相应链接修复情况。
[我要纠错]